作者:楚姣姣
2022年2月,國資委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財務管理功能手段變革,包括支撐戰略、支持決策、服務業務、創造價值、防控風險,其中創造價值方面,要運用全面預算、成本管控、稅務規劃等有效工具,通過資金運作、資產管理、資源配置、資本運營等有效手段,主動創造財務價值,促進提升企業價值。
“四資”(資金運作、資產管理、資源配置、資本運營)是企業經營管理很重要的方面,資金運作能夠改善企業資產結構,資產管理能夠改善企業資金狀況,資源配置、資本運營能夠同時改善企業資金狀況與資產結構,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那么建筑企業如何通過“四資”管理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2022年1月,南通六建(房建特級)因資金鏈斷裂破產重組;2022年3月,南通三建(房建特級)因資金鏈斷裂破產重組。現金流是企業生存的“血液”,建筑企業資金運作的核心是保持穩定的現金流。要堅持資金集中管理,以財務預算為抓手,科學編制資金計劃,嚴格做到以收定支、無預算不開支,提升資金運作效率;要依據企業資金狀況,合理選擇融資模式,降低資金使用成本;要從源頭把控項目質量,評估業主資信與資金狀況,不承攬墊資比例高的項目。
資產結構是企業生存的“根基”,企業資產管理的核心是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即提高資產周轉率。對建筑企業來說,流動資產管理的核心是“兩金”壓降,要成立清收清欠領導小組,制定清收清欠專項工作方案,明確清收清欠目標,明確各級領導、各相關部門、項目部職責,嚴格落實項目經理直接責任與分管領導督辦責任,建立月度分析、年度考核、專項獎懲機制,推進“兩金”占比持續降低;固定資產管理的核心是盤活存量,要建立資產運營體系,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合理運用資產證券化、基礎設施REITs、股權轉讓、打包處置等手段進行資產盤活,提升資產創收、創現、創利能力。
建筑企業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以戰略規劃為指引,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將資金、人才等資源優先投入到核心業務、戰略培育業務中去,優先選擇大體量、高利潤、現金流穩定的優質項目,通過資源配置優化業務結構,改善資產質量;堅持一切成本費用皆可控思想,建立全員、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成本費用管控體系,不斷完善內部定額標準,持續推動降本增效。
企業通過內生資本(盈余資金)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若要實現進一步的跨越式發展,就要尋求外部資本介入,即資本運營。建筑企業應抓住國企改革契機,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股權融資降低資產負債率,為項目投資拓展增量空間;積極推動子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吸收民營企業優秀經驗做法,提升組織運作效率,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積極推動“專精特新”子企業分拆上市,通過資本市場提升創效能力,打造品牌優勢;積極開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收并購,補齊業務短板,提升產業鏈一體化能力;積極開展戰略新興業務企業收并購,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專業能力。
“四資”管理與企業財務三張表息息相關,資金運作直接影響企業現金流量表,資產管理直接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資源配置直接影響企業利潤表、間接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資本運營直接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間接影響企業利潤表。
建筑企業通過加強“資金-資產-資源-資本”管理,能夠不斷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但是,“四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各部門、各單位、各業務、各流程,需要在企業領導引領、財務部門帶動下,上下一心、全員參與,共同落實“四資”管理各項舉措,以價值創造推動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