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亚洲免费视频|国产精品12345|欧洲激情av|色屋屋a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欧洲一级黄

總經理手冊

央企經營考核指標變化對建筑央企的影響

作者:梁華龍

2023年1月5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提出“一利五率”的中央企業2023年經營指標體系:利潤總額、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和營業現金比率。同時,將“一利五率”的目標定為“一增一穩四提升”:“一增”指確保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GDP增速;“一穩”指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指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進一步提升。

這次央企經營指標體系調整表面上來看相差無幾,實則背后大有門道。經營業績考核向來被稱為央企經營活動的“指揮棒”“風向標”,而考核指標的變更與調整折射出的是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本文擬通過對央企經營指標體系調整變遷歷程、實施背景、產生影響進行初略的探討,并結合建筑央企的具體情況與實踐提出相應的應對之道,以期更好地推進建筑央企高質量發展。

央企經營指標體系調整的演進路徑

國資委早在2003年掛牌成立之際,就著手構建央企經營責任制考核體系,以確保央企有效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經過近20年的具體實踐與發展漸變,央企經營業績考核的導向性和目標性愈發鮮明和突出。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突出考核重點,引導企業積極適應市場化、現代化、國際化要求,加快提質增效升級,國資委開始推進中央企業功能分類考核。2019年到2022年,國資委初步建立了中央企業經營考核指標體系,后續不斷迭代優化,先后形成“兩利一率”、“兩利三率”和“兩利四率”經營指標體系。2023年年初,為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國資委將中央企業主要經營指標由原來的“兩利四率”調整為“一利五率”,并將指標總體目標由“兩增一控三提高”調整至“一增一穩四提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圖片

經營指標體系的不斷演進,反映了國資委引導企業經營管理底層邏輯的變化。“兩利一率”指標相對粗放,引導中央企業講求效益,做大規模,同時控制負債風險,保持一定的償債能力。“兩利三率”開始注重研發,引導企業關注核心技術競爭力,同時強調經營效率,重視發展質量。“兩利四率”增加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是將員工效能作為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引導中央企業改善勞動力配置效率、提高人力資本水平。

從“兩利四率”到“一利五率”,國資委進一步將體系完善和升維,指標聚焦企業經營本質,將凈利潤調整為凈資產收益率,推動企業不斷關注權益資本的投入產出效率,重視自身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將營業收入利潤率調整為營業現金比率,強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關注賬面利潤的基礎上,更應關注現金流的安全,注重可持續投資能力的提升,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的“含金量”。新的經營指標體系不僅重視價值增長,更注重經營效率、強調風險防控、鼓勵技術創新并關注人力效率,符合現階段國有企業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經營指標體系調整對建筑央企的主要影響

總體來說,這次央企經營考核指標體系的調整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即用凈資產收益率(企業凈利潤/平均凈資產的比率)替換凈利潤指標、用營業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營業收入的比率)替換營業收入利潤率。預計央企也會充分重視,使用各種方式來提升經營質量,以滿足監管考核要求,未來凈資產收益率和現金流持續改善大趨勢明確。

其一,新增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央企的考核指標,相較于單一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可進一步拆分為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凈利率,對于盈利質量的考核更加全面。對建筑央企來說,在保持“資產負債率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提升凈資產收益率需要進一步提升凈利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綜合表現。

其二,新增營業現金比率考核,這也是近幾年首次將現金流相關指標納入央企考核,表明監管對于央企實際經營質量更加重視,也與資本市場評價指標更加契合。八大建筑央企整體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與歸母凈利潤比值自2015年的218%下降至2021年的33%,隨著國資委對現金流考核的重視,預計建筑央企經營性現金流有望明顯改善。

其三,資產負債率由“控”改“穩”,有利于減少建筑央企資金束縛,加快項目推進。2022年國資委對央企整體資產負債率考核要求為“控制在65%以內”,以壓降為主要目的,約束相對剛性;而2023年表述則為“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具備一定彈性空間。建筑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此次考核目標的調整,有助于建筑央企減輕資金束縛,保持合理的債務融資規模,加快在手項目推進,同時減少永續債等高成本融資工具發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建筑央企應對考核指標體系調整的對策分析

考核指標體系的新調整凸顯出發展理念的新變化。建筑央企要順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主動適時調整經營策略,切實理順發展思路,秉持“拼質量、增效益,壓兩金、控成本,活存量、優增量,穩杠桿、控風險”24字經營方針,努力實現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要素驅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從注重當期業績完成向注重長期價值增長轉變,全方位增強價值創造能力,確保各項考核經營指標取得新成績、邁向新臺階。

01
? 拼質量、增效益

用凈資產收益代替凈利潤是這次央企考核指標體系變化的主要方向。該指標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更能真實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狀況,尤其是當前央企正在不斷提升資產證券化水平,該指標更有利于提高上市建筑央企的市場估值水平。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要求建筑央企切忌再走盲目追求規模和數量擴張的老路。要通過推動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實現質量、規模、效益“三維均衡發展”,跳出“跑馬圈地”的舊窠,加大對存量資源的盤活力度,大力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更加重視收入質量,走一條內涵式、集約型、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實現有利潤的營收和有效益的增長。

02
壓兩金、控成本

用經營現金流指標取代營業利潤率指標是這次央企考核指標體系變化最突出特點。現金流被稱為企業的生命線,企業只有賺到真金白銀,現金流充沛穩定,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企業利潤再高,但總是“缺錢少糧”,是難以維持長久的。建筑央企業要眼睛向內、苦練內功,狠抓成本費用管控,加大一般性管理費用和非生產性開支的壓降力度,高度重視“兩金”管理,大力清收應收賬款,加速資金回籠,加快存貨周轉,積極清理無效庫存,確保“兩金”增幅要明顯低于營業收入增幅、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比增加的管理目標,堅決擠掉業績中的“水分”,實現有現金流的利潤,保障建筑央企健康有序發展。

03
活存量、優增量

建筑央企要堅持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兩手抓”,唱好唱響專業化整合、技術創新、有效投資“三部曲”:

一是借助專業化整合的契機,采取各種行之有效方式,主動整合和利用好已有資產,進一步加大“兩非”剝離和“兩資”處理和3個“清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資產的閑置浪費和盡可能挖掘出使用價值。

二是結合自身發展短板和建鏈補鏈強鏈的要求,全方位開展技術創新,加大建筑原創、關鍵和核心技術的投入,加快推行建筑數字化嫁接和智能化改造,從根子上破解“卡脖子”難題。

三是結合能源建筑產業轉型的需要,合理把握投資節奏,穩步擴大有效投資,做好全壽命周期管理,加緊推動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綜合效益高的“小而美”、“好而精”的項目落地,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防止一哄而上,實現價值投資和高質量投資。

04
穩杠桿、控風險

對于高負債類的建筑央企來說,資產負債率考核指標由“降”轉“穩”是一大利好,也更符合當前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和現實要求,因為一味地大力去杠桿顯然已經難以滿足穩增長的要求,只有在穩杠桿的基礎上才會有助于確保企業發展的進一步企穩。

但是,建筑央企減負降債仍不可放松絲毫,因為債務總要在一定時間后償還,如果杠桿率過高,實際上就是透支未來,而且容易引發巨大風險。對此,建筑央企要對債務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切實強化對所屬企業債務的剛性約束,堅決加快推動“僵尸企業”和過剩產業的債務處置,重點關注流動性風險,主動限制高資產負債率企業過度融資,積極借助資本市場開展債務重組,確保穩增長、穩杠桿與防風險的動態平衡,努力實現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



客服

電話客服

021-61997709

聯系郵箱

hywit@hywit.com

反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