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小濤
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9萬億元,同比下降10.0%。2023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建筑、地產業將在國家穩增長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截至2023年4月,主板建筑概念上市公司已達到72家。這些上市建筑企業總體實力較強,2022年整體業績表現良好。但面對行業的急劇變化,也紛紛在戰略方面做出調整。報告將陸續推出各大上市建筑企業戰略動態,通過戰略與實踐研究,一窺行業發展趨勢,并借鑒其經驗輔以管理決策。
宏潤建設篇
企業使命——宏圖偉業,鑄造時代精品;潤澤四方,拓展幸福空間。 企業愿景——成為國內創新型新基建龍頭企業。 企業價值觀——誠信經營,以人為本,勇于拼搏,追求卓越。
2022年,公司以“長三角”優勢地區為中心,不斷增強以軌道交通、地下管廊、市政路橋等優勢業務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和政府重大項目的投資建設,通過高質量、高水準的服務,樹立宏潤品牌形象,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在發揮建筑施工、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公司將積極發展新能源業務。公司依靠原有的客戶渠道優勢、多年深厚的建筑施工經驗積累,借助于戰略投資方的支持,增強對光伏電站的投資,實現從電站運營向光伏EPC、光伏組件、電池片的產業鏈縱向擴展。同時,公司以光伏電站EPC及運營為切入點,向儲能業務進行延伸,擴展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板塊,提升公司“建筑+新能源”雙輪驅動能力,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開辟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公司自成立以來從事市政、軌道交通、房屋建筑領域的工程建設,具有城市道路、高架立交、公路橋梁、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地下空間及綜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態環保等工程的綜合施工技術、資質和業績,誠信經營、技術創新,不斷提供優質工程和優良服務。公司歷經多年積累和發展,不斷積累管理經驗,完善質量管控體系,樹立了宏潤品牌的良好形象,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2022年,公司努力發揮優勢,積極開發軌道交通、市政路橋等基礎設施和政府重大工程項目。公司深耕目標市場,同時為控制財務風險,戰略性放棄部分償付能力趨弱的業主業務和資金支付環境差的市場。此外,受2022杭州亞運調整影響,杭州地區的業務開展有所放緩。從經營數據看——
??表:宏潤建設2021-2022年營業收入情況
2022年,宏潤建設建筑施工與市政基建投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696,972,280.41元,占當年營收的65.49%,同比2021年下降40.33%。保障房開發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89,439,633.03元,占當年營收的18.27%,同比2021年增長2,784.55%商品房開發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51,757,433.77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4.39%,同比2021年增長124.74%。光伏發電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2,674,612.66元,占當年營收的1.3%,同比2021年下降31.49%。
發展概況: 2022年,收多重因素影響,實現營業收入8,698,880,837.75元,同比減少15.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64,390,476.64元,同比減少8.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52,589,502.93元,同比減少10.10%。 2022年度,公司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浙江省建設科學技術獎3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分別1項),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省級工法2項;授權發明專利1項,授權實用新型32項,申請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28項;浙江省BIM技術成果獎三等獎1項;在編標準3項。公司重視工程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未發生安全責任事故,竣工驗收合格率100%。榮獲國家優質工程3項、中國安裝之星2項、中國水運交通優質工程獎1項、華東地區優質工程獎1項,各類省級優質工程、優質結構9項,各類市(地區)級優質工程、優質結構14項;省級文明工地9項、地市級文明工地15項;優秀QC成果獎國家級1項,省市級5項。 ?注:報告中相關數據來源于宏潤建設公開資料,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