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亚洲免费视频|国产精品12345|欧洲激情av|色屋屋a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欧洲一级黄

總經理手冊

基于BIM技術的設計施工集成應用探討

作者李中帆


BIM技術是數字設計的核心工具之一,它通過將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信息集成到一個模型中,實現了設計施工一體化的數字化管理,推動BIM技術的集成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設計的效率和質量。設計師可以在模型中進行多維度的設計和分析,減少設計錯誤和沖突,提前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BIM技術還可以與其他數字化工具和系統集成,實現設計與施工的無縫銜接,提高整個建筑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



一、BIM技術集成應用的背景




2012年1月


住建部印發《2012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宣告了BIM標準制定工作的正式啟動


2015年6月


住建部在《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


2017年2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


2020年4月


建部提出要推動BIM技術在工程建設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提升建筑業信息化水平。


2020年7月


住建部等多部門印發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推進數字化設計體系建設,統籌建筑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行一體化集成設計,積極應用自主可控的BIM技術,加快構建數字設計基礎平臺和集成系統,實現設計、工藝、制造協同。


2022年1月


印發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推進BIM技術在工程全壽命期的集成應用,健全數據交互和安全標準,強化設計、生產、施工各環節數字化協同,推動工程建設全過程數字化成果交付和應用,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BIM技術框架和標準體系;要開展BIM報建審批試點,完善BIM報建審批標準,建立BIM輔助審查審批的信息系統,推進BIM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融通聯動,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



二、BIM技術集成應用的問題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BIM技術應用逐漸廣泛。國內各地數字化建設領先的建筑設計企業、施工企業或在技術部門/科信部門設立BIM崗位,或成立專業的BIM部門、獨立單位,紛紛開展研究基于BIM技術的集成應用系統,完善企業運營管理、生產經營管理現代化信息系統,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設計水平、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上海、湖南、重慶、廣東等部分地區先后明確BIM技術的實施范圍和要求,逐步強化工程建設各階段BIM技術應用,比如在規劃審查和建筑設計方案審查環節采用BIM審批,在施工圖設計審查階段采用施工圖BIM審查,在竣工驗收階段制定BIM交付標準并開展三維數字化竣工驗收備案

微信截圖_20231025093949.png

雖然所有單位和項目開展BIM技術集成應用的初衷都是相同的,即通過BIM技術實現工程全過程設計,推動對工程方案的優化與檢核,最終實現BIM交付以及工程信息與數據的共享與傳遞。但是,BIM技術在實際工程中應用情況卻并不樂觀——大多數項目的BIM應用都存在“兩張皮”的情況,即建筑設計和建筑施工應用完全脫離——對照二維設計圖紙進行三維“翻模”的現象,而且“翻模”的進度往往都是滯后于工程項目設計本身的。也就是說,BIM技術并未真正參與到工程方案“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中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BIM技術的周邊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無法大范圍推廣應用,如BIM后期的顯示技術、虛擬現實等應用于施工現場的技術;二是由于我國大多數建筑業企業的管理還比較粗放,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程度不足,制度流程難以落地,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三是無論是對設計企業還是施工企業而言,應用 BIM 只是為了滿足業主要求,會額外增加工作量和人力時間成本,反而拖慢了工作進度,并不會增加企業效益;四是項目局部應用于某項施工作業,如碰撞檢查,并沒有做到全過程應用,沒有體現 BIM 對進度、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優勢;五是BIM應用往往會采用多個各自獨立平臺和軟件,數據格式各異,互用性差,無法共享,容易形成新的信息孤島;六是業主、客戶、項目等相關方的需求不足,且行業并沒有出臺相關規范或標準強制要求使用BIM技術,跨階段BIM應用往往基于文件的BIM存儲和傳遞,無法支持多個參與方進行有效協同工作,難以實現數據一致的BIM交付。如何進一步突破BIM技術、深化BIM應用,為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建造提供數字基礎與支撐,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



三、BIM技術集成應用的建議


由BIM技術的整體價值來看,只有實現各階段、各專業BIM正向設計和自動建模的一體化,依托BIM技術的可視化、參數化、可模擬、可協調特性,同時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AI等技術,才能徹底破解從各階段、各專業的BIM正向設計、海量工程模型創建與更新、BIM模型屬性信息關聯的技術瓶頸,推進建筑物從設計到建設的全套數字化管理和模擬優化,從而實現BIM交付和信息共享與傳遞的目標。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在行業層面,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建筑行業采用BIM技術,如要求在公共建設項目中使用BIM技術,或者提供相關的獎勵和補貼政策,加大建筑行業BIM技術應用的推進力度,促進行業的轉型升級;從建筑設計階段到施工階段制定完善統一的BIM數據標準和數據交付規范,如進一步完善《建筑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建筑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儲標準》等;建立基于BIM技術的工程數字化協同管理平臺,有助于整合匯總勘察、規劃、設計、招投標、施工等各階段的BIM數據,構建全過程、精細化、分級管理的能力,輔助建造過程中的造價、采購、進度、質量、安全、協同管理、工程驗收、項目展示等管理工作,推進精益建造、智能建造的實現;提供全面的BIM培訓課程,包括基礎知識、軟件操作和實際應用案例,覆蓋不同層次和專業的建筑從業人員,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此外還可以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和專業認證來提高BIM技術的普及度和認可度;建立BIM技術的指導和支持機制,包括建立專業團隊、設立咨詢熱線、開展培訓課程、提供在線資源等,為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技術咨詢、問題解答和技術支持等服務,以滿足建筑行業的需求并促進BIM技術的廣泛應用;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宣傳和推廣,包括建筑業展覽、研討會、媒體報道、社交賬號等,增加BIM技術的認可度,吸引更多建筑業企業和從業人員關注和學習BIM技術,并通過成功案例的宣傳和推廣,向行業展示BIM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和經濟效益。

在企業層面,從BIM部門負責人、BIM項目負責人、BIM工程師、BIM技術崗等多層級構建BIM管理組織,從設計、造價、結構、機電、BIM技術等多專業構建BIM項目團隊,并在信息共享、協作管理、沖突檢測等各個環節建立高效協同的工作流程,為項目管理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協作能力;建立基于BIM技術的公司層管理標準化流程和項目層生產標準化流程,利用信息化系統打通公司層與項目層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實現項目現場生產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繼而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實現管理數據價值的有效釋放;制定設計施工一體化BIM技術應用策略和一體化信息模型,如對場地、環境、施工工藝/工序、成本、物料、設備、進度等進行模擬,對各專業在設計過程中的合規性和錯、漏、碰、缺等協調性問題進行檢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積極開展BIM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向業主和開發商等相關方展示BIM技術在項目管理、協調和沖突檢測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分析BIM技術的投資回報率和降低項目成本的潛力,提升其采用BIM技術的意愿;加強與BIM技術供應商、軟件開發商和建筑業協會等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尋求技術支持、培訓資源、成功案例,幫助建筑企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BIM技術,共同推廣BIM技術的應用。

基于BIM技術的數字設計在建筑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BIM技術集成應用、實行施工圖數字化審查和助力建筑設計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主旋律,也是實現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步驟。建筑業企業應該積極采用數字化技術,不斷提升設計和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共同推動建筑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為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


客服

電話客服

021-61997709

聯系郵箱

hywit@hywit.com

反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