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奇
當前,國資央企把發展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24年11月19日至20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舉辦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暨廳局級干部研修班提出,更加有效推進國有資本“三個集中”,目前最緊迫的是要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對于行業整體下行的建筑企業而言,發展戰新產業有著更加急迫的意義。
戰新產業以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建筑企業需聚焦核心關鍵技術,加大投入,組建跨學科團隊,深化產學研合作,掌握前沿技術,構建技術壁壘,并探索新興領域。建立典型示范工程是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手段。建筑企業通過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應用場景,實施示范項目,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性,激發市場需求,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形成產業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建筑企業戰新產業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戰略性”,必須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承接國家和上級單位戰新產業發展戰略部署,聚焦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二是“新興”,建筑企業戰新產業是與傳統業務相對應的,通過技術突破和示范工程,開發新的應用場景,培育新的業務方向。三是“機遇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新質生產力的深入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建筑企業必須搶抓戰新產業發展的窗口期,提前布局新賽道,加速打造企業增長的“第二曲線”。
當前國內戰新產業整體發展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創新驅動,通過科技創新,在關鍵領域取得重大變革性突破,為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奠定堅實的技術支撐和充沛的內生動能。二是投資驅動,通過加大投資布局力度,盡快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和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競爭優勢,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建筑企業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選擇合適的戰新產業賽道,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路徑,推動戰新業務創新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建筑企業在戰新產業有效推進系列方面,結合自身實際,可選擇性采取如下關鍵策略:
技術創新資源共享。構建多層次、廣領域、網絡化的科技資源共享平臺體系,通過共享平臺實現科技資源的集聚和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級政府出臺的關于共享創新平臺的建立以及支持創新平臺在運作、管理、盈利模式方面的探索等政策和措施,探索技術創新資源共享新模式;加強與高校院所溝通交流,實現高??蒲性核萍假Y源對企業開放共享服務,尤其是實驗室及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降低企業及研究團隊的創新成本;通過算力租賃平臺滿足企業研發的算力需求,降低企業算力投入成本,賦能戰新產業發展。
技術創新成果評價與轉化。對戰新產業中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高,具備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等屬性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種和新工藝等實施分類分級評價;建設概念驗證和中試平臺,提高工程開發、技術熟化、樣品試制、測試驗證等中試服務水平;借助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周期服務;通過國家技術交易網絡平臺,連接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投融資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集聚成果、資金、人才、服務、政策等各類創新要素。
人才引進機制保障。持續推動高端人才、行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充分挖掘運用好各類人才引進機制,建立以差異化薪酬激勵為核心的人才引進體系,針對戰新產業制定專項人才引進政策,探索實施“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的薪酬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暢通人才流動渠道,針對戰新業務特點,提供人才薪酬保護、失敗后崗位聘用機會及長期激勵等保障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確保人才隊伍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人才培養機制建設。構建多層次、差異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賦予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托舉青年人才并提供多樣化創新平臺和實踐機會,鼓勵其參與核心技術攻關,打通科技人才晉升通道,完善打通各職級序列的發展體系。全面激發人才創新熱情與創造力,推動企業創新鏈與人才鏈深度融合。
應用場景推廣。精準甄別深挖具備市場潛力及示范效應的應用場景,依托自身產業優勢與資源稟賦,著力打造具有引領作用的標桿項目;萃取出標桿成功經驗,不斷進行成功案例和經驗的推廣復制,逐步形成戰新業務規模發展的態勢。強化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的協同合作,共同構建應用場景示范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健全應用場景數據庫。積極參與行業論壇、技術交流等高層次活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解決方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突出品牌效應。
外部資源合作。加強與外部大型產業集團、互聯網端高新技術企業、專業機構及金融機構的多元化合作,加快構建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構建產業資源庫和生態圈,多渠道、多方位推動業態與模式創新,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推進人才、資金、配套服務一體化配置,理順產學研用科技成果轉化鏈條,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人才激勵機制完善。在國家及上級單位的政策指引下,以戰新業務為重點修編科技獲獎、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等成果獎勵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科研合伙人機制,充分激發科技人員和創新團隊的創新活力;建立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和新業務領域傾斜長效投入機制;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創新能力評價指標,拓寬科技人才職稱、職級、職務晉升通道,完善企業內部科技創新能力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機制探索。探索分級分類考核機制,根據戰新產業項目的領域/類型和規模特點,設置不同的考核指標和標準,實現對不同戰新項目的精準評估和差異化管理,根據考核結果,優化資源配置,引導不同類型項目之間的協同發展;探索多周期階段考核方式,區分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實施差異化、長周期的考核評價,形成覆蓋戰新產業全生命周期的長效考核機制,引導戰新產業項目持續健康發展。
建筑企業在戰新產業發展過程中,需保持高度敏捷性,根據科技進步和市場變化動態調整產業戰略,并持續跟蹤解讀國家及上級單位的相關政策,確保發展路徑與政策導向緊密契合。同時,應引入容錯機制,對科研探索中嘗試新思路、新技術的團隊給予理解與寬容,確??蒲匈Y源高效利用,鼓勵團隊勇于挑戰,靈活調整研究方向,激發創新活力與效率。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