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業天
一、國家簡介
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位于亞洲東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國、最大的群島國家,國土面積191.4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316.6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專屬經濟區),人口2.816038億(人口數據引自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蘇拉威西島以及婆羅洲和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在主要礦產資源儲量方面,2022年,印度尼西亞金礦石儲量為38.71億噸,銅礦石儲量為30.37億噸,鎳礦石儲量為50289.09億噸。
在礦業項目方面,印度尼西亞處于勘查、預可研、可研、礦山建設、生產、閉坑階段的礦業項目共計85個。
在礦業公司方面,印度尼西亞處于勘查、預可研、可研、礦山建設、生產、閉坑階段的礦業項目共涉及40家礦業企業。
二、對華政策情況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兩國關系正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啟動;2016年7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議定書正式生效;2023年1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印尼正式生效;2023年8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商定的擴員進程指導原則、標準和程序,一致同意印尼加入金磚機制;2024年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同發布《關于推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和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到:“雙方簽署海上共同開發、漁業、礦產資源、綠色礦產、水利資源、海事安全、合格評定、藍色經濟、住房以及印尼鮮食椰子輸華等領域合作文件”;2025年2月,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4000億元人民幣/878萬億印度尼西亞盧比,協議有效期五年。
三、國民經濟情況
全球經濟強國,公共債務處于較低水平。2024年印度尼西亞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2139.0萬億印尼盾(約1.352萬億美元,約9.8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5.03%,全球排名第16位;若與國內省份相比(未包含港澳臺地區),排名第3位,僅次于江蘇省,超過山東省。截至2023年底,印尼外債4089億美元,維持在占GDP比重29.8%的較低水平。
(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顯示2024年印度尼西亞國內生產總值為22139.0萬億印尼盾。此中數據根據印尼盾兌美元=0.000061匯率轉換。)
四、礦產資源情況
儲量方面。2022年,印度尼西亞金礦石儲量為38.71億噸,銅礦石儲量為30.37億噸,鎳礦石儲量為50289.09億噸。
金礦石儲量。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出版的《印度尼西亞環境統計2024》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尼西亞金礦石儲備為38.71億噸。
銅礦石儲量。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出版的《印度尼西亞環境統計2024》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尼西亞銅礦石儲備為30.37億噸。
鎳礦石儲量。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出版的《印度尼西亞環境統計2024》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尼西亞鎳礦石儲備為50289.09億噸。
產量方面。
煤炭產量。2023年,印度尼西亞煤炭產量為77518萬噸,比2022年增長12.77%,是2019年以來的最高產量。
銅精礦產量。2023年,印度尼西亞銅精礦產量為3999565噸,較2022年增加了20.42%。印尼銅精礦產量在2019 - 2023年期間大幅增長,從2019年的1697725噸增長到2023年的3999565噸。
?高鋁礬土產量。2023年,印度尼西亞?高鋁礬土產量為9889569噸,較2022年下降了65.67%,主要是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2019年,?高鋁礬土產量共16592187噸,到2022年,高鋁礬土產量較2021年增加了11.74%到28808674噸,這是近五年的最高產量。
鎳產量。2023年,印度尼西亞鎳產量為1371372噸,較2022年增長40.34%。2019年至2023年期間,印尼的鎳產量實現了顯著增長,在2019年,鎳產量達到609481.43噸,2020年由于出口禁令的影響下降到480400.03噸,減少了21.18%。
黃金產量。2023年,印度尼西亞黃金產量82972公斤,較2022年下降了2.62%。印度尼西亞的黃金產量在2019 - 2023年期間表現出不穩定的趨勢,其產量峰值發生在2019年,之后幾年明顯下降。2019年,其黃金產量為108977公斤,是過去五年的黃金產量最高。到2020年,產量大幅下降到65890公斤,比前一年下降了39.54%。到2021年,產量回升至78996公斤。到2022年,產量繼續回升至85203公斤。
錫產量。2023年,印度尼西亞錫產量67625噸,比前一年增長了17.13%。2019年至2023年期間,印度尼西亞的錫產量呈現波動趨勢,到2019年,其錫的產量為86947噸,但隨著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影響全球礦業活動和供應鏈,錫產量急劇下降至2020年的65127噸。到2022年,產量開始恢復到57735噸,到2023年顯著增加到67625噸,比前一年增長了17.13%。
五、礦業經濟情況
(數據引自印度尼西亞中央統計局。)
采礦和挖掘業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五大經濟支柱。2024年,印度尼西亞采礦和挖掘業產值為955.3萬億印尼盾,較2023年增長44.6萬億印尼盾,該行業產值低于加工工業、零售與汽車修理及摩托車業、建筑業以及農業、林業和漁業,位列印尼第五大經濟支柱。
六、礦業項目情況
(數據引自中國地質調查局。)
印度尼西亞處于勘查、預可研、可研、礦山建設、生產、閉坑階段的礦業項目共計85個。
從礦業項目所處階段來看,印度尼西亞的礦業產能仍有很大的釋放空間。據統計,印度尼西亞目前有17個礦業項目處于勘查階段,16個項目處于預可研階段、10個項目處于可研階段、8個項目處于礦山建設階段、29個項目處于生產階段、5個項目處于閉坑階段。預可研、可研及在建項目34個,未來隨著這些項目進入生產階段,印度尼西亞礦業產能將獲得極大釋放。
根據礦種種類看,印度尼西亞礦業項目最多的為金礦。目前,印度尼西亞金礦項目數量最多,共28個,其中生產階段9個;鐵礦項目數量第二多,共16個,其中生產階段8個;錳礦再次之,共15個、其中生產階段5個;錫礦第四多,共10個,其中生產階段4個;鋁土礦6個,煤礦4個,鎳礦3個,錫、鋅、金剛石礦各1個。具體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
七、礦業公司情況
(數據引自中國地質調查局。)
印度尼西亞處于勘查、預可研、可研、礦山建設、生產、閉坑階段的礦業項目共涉及40家礦業企業。其中,印度尼西亞國有大型礦業企業有:國有錫業集團公司(PT Timah Tbk);中國在印尼礦業公司主要包括:中國有色、青山控股集團、怡富集團;大型國際礦業企業包括:東亞礦業公司、印度礦山公司等。
印尼當地礦企業占主導,中資礦企占比較低。目前,在印度尼西亞其當地礦企占據主導地位,從目前印度尼西亞29個處于生產階段礦業項目所屬公司分布看,15個礦業項目屬于國有錫業集團公司(PT Timah Tbk)及其附屬子公司,占比超過50%;中資礦企在印度尼西亞僅3個礦業項目。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