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小濤
一、城市運營定義與內涵
廣義上講,城市運營主要是指政府及其專業的城市運營商,會同多元主體,以城市收支管理為核心,以構建產業、文化、交通、生態和人居環境等城市綜合系統為目標,通過前瞻性的規劃、土地整理、載體和設施建設、多元化服務、產業投資等一系列資源整合的系統運作,從而實現城市價值持續提升和運營商經營效益持續提升的過程。
狹義上講,城市運營是指在政府和企業建立契約伙伴關系的基礎上,通過運營城市資產尤其是存量資產,優化要素配置,提高投資和支出效率,從而保障城市資產品質提升,城市創新環境、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市政服務滿足城市發展需要,持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實現城市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本質即運營主體通過市場化途徑優化城市資源和要素配置,從而提高城市發展效率。
在此,需注意運維、運行、運營三個側重點不同的概念。運維側重于“穩定”“安全”“可靠”“維護”,關注故障防范和漏洞修復,通常是針對某一具體領域的系統而言,由系統建設方負責。運行側重于“運作”“運轉”,其對成本收益并不太敏感,通常由具體資產的所有權方負責,重在保障資產正常發揮作用。運營側重于“推廣”“增效”“增值”“體驗”“融合”“創新”“經營”,更關注經濟效益、價值創造,如何使資產等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和增值,通常由經營權方負責。
二、城市運營要素
1、城市運營主體
城市政府:我國城市政府在城市資源配置中,尤其是土地和空間資源配置,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供給中起主導作用,并通過相應的法律規范和政策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引導和支撐,在城市運營中起著主導作用。
城市運營商:既可以是政府平臺公司,也可以是市場化投資企業或專業化運營機構,通常為城市運營資產的所有者、使用者或托管方。其角色不同于高速城鎮化階段的開發商,而是更多地偏向于資產管理者、優化要素者或城市發展增信平臺。通過城市資產和要素的優化配置,或更好地引入金融機構對城市資產提供融資,推動資產品質提升,提升城市競爭力。
2、城市運營與服務對象
運營對象:既包括有形的土地、市政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排水系統、供水供電供氣、市容市貌、生態環境)、城市固定資產(如樓堂館所、產業園區)等“硬資產”;也包括人力資本、科技資產、營商環境、數據治理、社會治理等“軟資產”。在新時代開展城市運營,更多地從城市“硬資產”中的存量資產入手,通過運營變存量為流量,以增加城市的“軟資產”,從而通過運營性收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服務對象:包括服務于政府履職,如城市治理、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等;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如智慧園區、智慧港口、能源管理、數據服務等;服務于市民生活,如社區治理、便民服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休閑文旅等。
三、城市運營模式
運營模式是智慧城市運營的基礎“保障房”,歸納為政府資產政府運營、政府資產企業運營、企業資產企業運營三大模式,不同式的選擇與運營的項目屬性特點、商業回報機制等緊密相關,且需要持續性開展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城市復雜系統的長效運轉。
1、政府資產政府運營
是指政府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對歸屬于自身的、擁有物權和知識產權的資產進行獨立運行維護、價值或服務推廣的經營活動。該模式下的運營對象,如政府樓宇、設備設施、軟件系統等由政府投資建設,資產歸政府所有,運營一般是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獨立運營維護、價值或服務推廣。
2、政府資產企業運營
是指政府對自有的物權和知識產權的資產讓企業進行運行維護價值或服務推廣的經營活動。此類運營項目一般由財政資金支持,政府負責運營統籌規劃和指導,具體運營由企業開展。該模式下的運營對象,如道路、學校、醫院、軌交、機場、交通樞紐、管廊、便民生活設施、相關設備設施等由政府投資建設,資產歸政府所有,運營一般是企業進行運行維護、價值或服務推廣。
運作方式包括:(1)政府購買服務,即各級政府部門將屬于自身職責范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采購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并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2)成立平臺公司,一般由政府指定國資背景公司,再與全資或與社會優勢企業合資成立運營公司,負責支撐地方政府開展本級或本級和下級單位城市資產的整體建設運營。對于專業性較強或平臺公司自身不具備建設運營能力的項目,可由平臺公司聯合領域優勢企業再合資成立聯合運營子公司的方式,依法依規參與相關項目的建設運營,或依法依規采購領域第三方專業公司提供相應的建設運營服務。(3)政企合作模式,是政府與社會資本長期合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一種模式,政府和企業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通常由政府出資方和社會資本方共同出資成立特殊項目SPV公司,具體操作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和運營。根據政府和社會資本出資額度不同,SPV公司又分為政府控股和社會資本控股兩類。
3、企業資產企業運營
是由一個或多個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全資公司,對自身擁有的基礎設施、數據、智慧應用等資產進行運行維護、價值或服務推廣,并遵循合理、公平、安全以及費用和服務相適應的原則,依法接受政府的監督管理的經營模式。
針對以上三種模式,新時代城市運營可圍繞土地、資本、勞動力三要素進一步深化,結合當前創新發展的需要和數字時代的特點,推進城市新型服務、智慧化服務,滿足城市發展新的需求。
四、城市運營市場機會
就傳統建筑企業而言,明確的客戶(政府、企業、個人)、穩定的需求與購買意愿、持續發揮功能的資產、清晰的產權關系、持續的現金流是判斷城市運營項目的五大核心標準。結合筆者調研,在向城市運營轉型升級過程中,傳統建企可抓住以下市場機會,結合政策導向、技術革新和市場需求,實現業務模式創新與價值提升。
1、改造升級類資產運營
通過更新運營設備、智慧化或綠色低碳改造等,提升原有資質品質,賦予新的功能,使原有資產獲得更高更可持續運行的價值。如在城市更新中,對老城區、舊小區、城市園林等改造升級后需通過持續運營,以發揮智能服務、實時監控、降低能耗、快捷服務、安全環保等功能。
2、工程延伸類資產運營
在建設交付后需持續監控、維護以充分發揮資產功能并確保安全運行的資產。如地下工程運營,包括隧道運營、地下管廊運維、地下空間固碳運維,地源熱泵運維等,以及地上城市交通、水務、環境運營,包括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大氣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程。
3、伴隨戰略新興產業而來的資產運營
包括低碳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園、低空經濟及產業園運營、城市儲能運維、企業能源管理、海綿城市運維、充電樁聯網運營等。建企應構建從“造園區”到“造生態”的思維,通過提供專業化運營服務,打造特色園區并整合基金資源,形成產業鏈協同。
4、市場化服務拓展類資產運營
該類資產主要是在新型經濟環境和政府政策背景下,因產權關系、市場需求等催生的新產業模式,包括保障房運營、文商旅綜合體管理、醫療養老設施建設等。如城市文化旅游,策劃并舉辦大型文化活動、體育賽事、旅游節慶;開發和運營博物館、藝術館、公園綠地等文化旅游項目。
5、智慧城市運營
在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的基礎上,為更好的發揮智慧城市的民生價值,提升智慧城市的社會效益,開展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現階段發展的重要內容。包括智慧交通、車路云一體化、智慧市政(包括水務、水環境、固廢處理等)、城市安全、智慧場館等。可為政府提供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分析、信息化服務等綜合運營解決方案,整合各種城市資源,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智能化。
6、進入運營期的傳統資產運營
前期以PPP、BOT等方式參與國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運營,投資類項目進入運營期的資產運營。通常包括片區開發+、水環境治理+、產業經濟區、綜合產業園運營等。
五、傳統建企轉型城市運營策略
1、傳統建企優勢與不足
傳統建筑企業介入城市運營市場,既具備依托原有業務積累的獨特優勢,也面臨思維模式、能力短板等挑戰。其優勢體現在工程經驗與產業鏈整合能力、政府關系與資源獲取能力和規模化運作與抗風險能力方面。而不足與挑戰也較為明顯,包括運營思維與專業能力較為受限。傳統盈利模式依賴工程利潤,缺乏長期運營經驗,難以適應城市運營的“服務化”轉型(如智慧停車、園區招商等需持續運維能力)。技術壁壘突出,城市運營越來越多的依賴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綠色低碳等技術,傳統企業技術儲備明顯不足,數據資產開發能力較弱。?
2、傳統建企轉型關鍵路徑
一是強化優勢轉化。利用工程能力與政府資源,聚焦城市更新、片區開發等強關聯領域,逐步向運營端延伸。二是加快彌補短板,招募專業人才、組建運營管理團隊,推進“智慧城市”“智慧建筑”“智慧社區/園區”等“智慧+”研究,通過技術賦能應用。三是推進商業模式研究與創新,構建科學的投資回報模型,靈活運用“融合發展”模式,推進商業化運作。四是注重構建生態,與科技企業、產業資本、地方政府共建利益共享機制,降低單一主體風險。
六、總結
從國際社會城鎮化的發展經驗來看,當一個國家城鎮化率達到60%時,城市病集中爆發,城市開發建設重心向貧民窟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環境治理、城市更新等轉變;當城鎮化率達到65%以后,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后向郊區或周邊縣市轉移;當一個國家城鎮化率達到70%時,城鎮化率將步入減速階段,住房需求出現放緩;當城鎮化率達到80%左右時,人口從農村往城市的流動基本停止,房地產將步入存量時代。2024年中國城鎮化率已到達67%,城鎮化率增速已逐年放緩。伴隨此輪城市更新而來的,是城市運營的大范圍市場化改革,城市發展的核心動能,從過去的生產力轉向新質生產力。傳統建筑企業應摒棄固有思維,以“長期主義”重構業務邏輯,加快從“蓋房子”轉向“經營城市”,由建筑綜合服務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向城市運營商/服務商,方能在未來城市運營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由于篇幅限制,有關城市運營的更詳盡內容(如城市運營項目模式、標桿企業運營案例),可與筆者進一步交流。
歡迎轉發,禁止以本文編輯版本轉載,如需轉載請與【慧樸精益建造】微信公眾號聯系開白名單,021-6199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