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亚洲免费视频|国产精品12345|欧洲激情av|色屋屋a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欧洲一级黄

總經理手冊

建筑企業選擇新興產業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作者:楚姣姣



建筑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日益明顯,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行業利潤率持續下滑,“十四五”時期,建筑企業紛紛尋找第二曲線業務,拓展新產業新業態,探索新的營收利潤增長點。筆者認為,建筑企業需綜合分析外部發展環境與內部資源能力,全面、系統、客觀地選擇新興產業。

01
外部發展環境

外部發展環境分析包括國家政策、行業增長情況、行業競爭情況、關鍵成功要素、商業模式等方面。

(1)國家政策

選擇的新興產業是否符合國家最新的政策主基調?

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來看,建筑企業可重點從綠色發展、數字經濟、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戰略中尋求新的業務機會。

政府主管部門是否頻繁發文鼓勵、引導、支持行業發展?

從近期的行業政策來看,抽水蓄能、風電光伏、城市更新、EOD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行業領域。

是否有金融、稅收、補貼等政策支持?

綠色金融:國家支持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綠色金融發展,為建筑企業拓展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等綠色新興產業提供了新的資金來源渠道。

稅收優惠:國家鼓勵工程項目在施工范圍內就地取材、開采砂石自用,無需辦理采礦許可證、繳納資源稅,建筑企業可依托工程項目拓展砂石骨料業務。

光伏補貼:中央財政補貼退出后,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對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進行補貼,推動光伏產業鏈相關行業發展。

(2)行業增長情況

過去5-10年行業的增長情況如何?

2021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為3.28億千瓦,占比13.8%,2016-2021年年均增長17.2%。

2021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為3.07億千瓦,占比12.9%,2016-2021年年均增長31.7%。

2020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超過3800億元,冷庫庫容近1.8億立方米,“十三五”年均增速分別為19%、15%。

以上行業過去幾年增速均在10%以上。

目前所處的行業周期如何?

處于導入期的行業:如碳匯。

處于成長期的行業:如光伏、抽水蓄能、EOD。

介于成長期與成熟期之間的行業:如砂石骨料。

國家、地方政府規劃的行業增長情況如何?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預測,2025年,風電裝機將達到5.36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5.6億千瓦,“十四五”年均增速分別為13.7%、17.2%,仍處于快速發展期。

《廣西林業草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林業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15.73%,屬于快速發展的行業。

(3)行業競爭情況

行業前十強市場份額如何?

根據《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納入統計的15556家企業中,營業收入100億以上的企業29個,企業占比0.2%,營業收入占比43%,行業集中度低。

建筑企業可通過收并購快速進入行業集中度的產業,或通過收并購進入產業鏈細分領域,如環境檢測、健康監測等,培育“專精特新”技術優勢。

行業標桿企業有哪些成功經驗?

2021年6月,滬深交易所首批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正式上市,為高速公路、產業園、倉儲物流、水務等相關行業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指明了方向。

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傳統水泥企業紛紛拓展砂石骨料業務,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建筑企業拓展砂石骨料業務可向水泥企業開展對標學習。

(4)關鍵成功要素

資金要素:如砂石骨料業務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資源要素:如康養文旅業務需要與專業的康養集團、文旅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最大化發揮各自專業優勢。

技術要素:如環保產業的核心是針對水、土、氣的專業凈化技術、檢測技術、監測技術。

人員要素:如產業園運營需要專業的產業規劃、招商策劃人才。

資質證書要素:如鐵路運營業務需獲取鐵路運輸許可證。

(5)商業模式

行業內有哪些成熟的商業模式?如倉儲物流、城市更新領域的輕資產模式。

行業內有哪些新的商業模式?如砂石骨料行業依托工程項目的短期生產模式,光伏行業的農光互補、漁光互補、BIPV(建筑光伏一體化)、“高速公路+光伏”等產業融合模式,環保行業的EOD模式等。

其他行業的商業模式有哪些可以參考借鑒?如惠豐農業的“礦山修復+骨料生產+新型建材+生態觀光農業”模式。

02
內部資源能力

內部資源能力分析包括主業的相關性、資源的可獲取性、能力的匹配性等方面。

(1)主業的相關性

是否為主業的產業鏈延伸業務?如建筑施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拓展設計業務,通過設計與施工的緊密協同提升效益;工程物貿企業延伸產業鏈拓展倉儲物流業務,通過降低產業鏈總成本提升效益,同時提升服務水平。

是否為主業的相關多元業務?如建筑施工企業依托工程項目拓展砂石骨料、檢測監測業務。

是否為跨行業拓展業務?如建筑企業拓展康養文旅、倉儲物流業務,跨行業業務建議與專業企業合作拓展。

(2)資源的可獲取性

關鍵人才是否能夠快速引進培養?如某些建筑企業沒有新興產業關鍵人才儲備,人才招聘政策不夠靈活,難以快速形成人才支撐。

所需資金是否能夠低成本獲取?如某些建筑企業資產負債率高、融資渠道單一、融資空間有限,拓展新興產業資金成本過高,優勢不明顯。

合作方資源關系是否能夠快速建立?如某些建筑企業優勢不明顯,難以與新興產業合作方資源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制約新興產業拓展。

(3)能力的匹配性

關鍵技術是否能夠快速掌握?即是否能夠快速通過引進專業人才、收并購專業企業獲取新興產業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

組織架構是否能夠對應調整?即是否能夠通過成立專業事業部、專業公司,為拓展新興產業提供組織保障。

業務團隊是否能夠快速組建?某些新興產業拓展需要專業組織、專業團隊全力拓展,并匹配相應的激勵機制,依托原有組織、人員較難快速取得突破。

建筑企業應在綜合分析外部發展環境與內部資源能力的基礎上,合理、有序選擇新興產業,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有助于提升效益、最有助于提升服務、最有助于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業務中,力爭通過新興產業拓展實現新發展。

客服

電話客服

021-61997709

聯系郵箱

hywit@hywit.com

反饋

置頂